9月17日,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提升在線示范培訓結業典禮在線上通過直播的方式舉行。吉林省語委辦副主任、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副處長于華偉,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副校長、校語委會主任、基地負責人張存貴,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靜媛出席結業典禮。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100名教師,校語委會部分成員、基地培訓教師、學生志愿者參加結業典禮,校語委會副主任、基地執行主任、項目負責人陳少志主持會議。
陳少志從培訓準備、培訓實施、培訓達成三個方面做了培訓總結。培訓班2022年6月2日開班,至9月17日結束,歷時三個月之久。為保證順利培訓任務,組建了由7名國測員、9名省測員、7名專業課教師和10名師范生志愿者組成33人的培訓團隊。優選騰訊會議、云班課、華東師范大學培訓質量監測平臺、科大訊飛暢言APP等平臺,開展了13次26學時的理論授課,12次24學時專題訓練,通過錄播+直播,專家講座,一對一、一對多輔導、每周打卡自主訓練、總結反思等方式,從原理上解決學員錯誤發音的根源。同時,對學段糾音重點有針對性訓練,對重、難點音進行發音要領、拼讀規則和跟讀練習。三個月來,學員累積打卡3181次,觀看錄播視頻38560小時。通過3次模擬測試,對學員語音面貌進行檢測:對照開班前,學員二級乙等4人,三甲87人,三乙9人,結業時達到二級甲等6人,二級乙等52人,三級甲等31人,三級乙等3人,不入級1人,未測試7人。學員參與率92%、普通話水平提高率95.7%。
新聞與出版學院中文系主任黃平教授公布了優秀學員名單。優秀指導教師代表新聞與出版學院副教授丁明秀博士發言,她分享了本次培訓體會和感受,她認為有信心,有耐心,有熱心,有恒心,是完成培訓工作的關鍵。優秀學員代表科爾沁右翼前旗阿力得爾小學代玉蘭老師發言,她認為這是一次難得的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良好機會。優秀志愿者代表劉芳源同學發言,她分享了培訓期間的點點滴滴,感受到了學員老師的淳樸熱情和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更堅定了自己將來做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決心。
張靜媛在講話中感謝吉林省教育廳和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為學員提供了豐富的培訓內容,特別是增加了傳統文化與德育教育、中小學教師人文素養養成、漢字書寫與課件制作等內容,開闊老師的視野;培訓形式有創新,采用錄播+直播完成培訓內容,錄播便于學員利用碎片化時間完成培訓內容,直播便于學員與培訓教師面對面解決本周培訓難點和相關問題。學習資源豐富,使學員積累了豐富的授課視頻及相關資料。
張存貴做總結講話,他說,今天,恰逢第25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我們在這個有意義的時間節點隆重舉行科爾沁右翼前旗100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提升在線示范培訓結業典禮,意義非凡。今年推普周的主題是“推廣普通話,喜迎二十大”。借此,希望參加培訓的學員,要充分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成為鞏固提高民族地區教師普通話水平和能力的主力軍,希望基地的各位指導老師和同學們,繼續發揮好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的示范引領作用,準確把握新時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的特點規律,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動語言文字工作高質量發展。

